這是譚旭光回歸重汽后的首次商務大會。據2018年9月16日譚旭光強勢歸來至今僅僅三個月,他便以其業內獨具特色的“譚氏”風格,呈雷霆之勢為重汽規劃了全新的格局,甚至將對國內乃至全球商用車的未來格局產生深遠影響。
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、中國重汽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譚旭光發表重要講話
先確立目標
2019年挑戰40萬輛,2025年前收入達到3000億
回顧中國重汽集團2018年的表現,各項經濟指標均創歷史最好水平,全年預計銷售整車30.45萬輛,同比增長14%。
其中,重卡板塊穩步發展,2018年預計銷售重卡16.9萬輛,銷量行業第三;銷量增速7.7%,增速行業第二;輕卡板塊再上新臺階,2018年銷售輕卡13.4萬輛,同比增長24.5%,超過行業平均增幅;出口重型汽車3.63萬輛,占國內重卡出口總量50%,穩居行業第一,出口業務連續十四年居行業第一。
而面對2019年,中國重汽將積極落實“客戶滿意是我們的宗旨”的核心價值觀,向著20萬輛的重卡目標和20萬輛的中輕卡目標沖刺。同時2025年將實現25萬輛重卡、25萬輛中輕卡、20萬輛輕型商用車目標,收入達到3000億元。不管是近看還是遠觀,中國重汽設定的目標確實不低。
目標如何實現
心無旁騖攻主業 中國重汽具備向全系列商用車轉型的條件
三個月前回歸中國重汽的譚旭光,便已將“心無旁騖攻主業”從濰柴帶回了重汽。而在此次年會上,譚旭光更是明確提出,要將中國重汽打造成為與戴姆勒、斯堪尼亞和沃爾沃等國際巨頭并駕齊驅的世界一流品牌,將中國重汽打造成為中國重要的重、中、輕型全系列商用車研發制造基地,做強重型車,提速輕型車,這就是“心無旁騖攻主業”。
譚旭光劍指世界一流顯然不是空穴來風,如今的中國重汽已經具備向全系列商用車轉型的底氣。首先是中國重汽品牌已經享譽全球,2018年重卡出口3.63萬輛,占據我國重卡出口半壁江山,連續14年排名全國第一;其次是與德國曼恩公司合作,引進TG系列整車技術,MC11、MC13高端發動機技術,在中國市場形成高端品牌口碑;再次是輕卡7年奮勇開拓,輕卡業務已經步入快速發展軌道;最后是中國重汽經過30年市場悉心耕耘,已建立功能齊全、布局合理的經銷服務網絡,能力強勁、素質過硬的營銷團隊以及保障無憂,遍布全球的“親人”服務體系。以上幾點有力地支撐中國重汽穩居國內行業第一梯隊。
當前面臨的問題
改革是必須的 要給客戶和市場帶來不一樣的中國重汽
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時曾提出,“國企一定要改革,抱殘守缺不行”。年會上,譚旭光董事長延續這一思路,深度剖析了中國重汽作為國企,所存在的“殘”和“缺”的問題。
首先是發展生態的殘。中國重汽的“殘”就是老國有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,發展生態不良。要改變這一狀況,就要在新一屆黨委領導下,堅持一個中心,實現發展目標一致、發展理念一致、發展行動一致,對集團組織構架、制造體系、運營機制、質量提升、降本增效、品牌提升逐步進行一系列的改革,實現高質量發展。
其次是激情文化的缺。表現在產品創新意識弱,市場反應速度慢,管理運營效率低,干部員工激情缺。要改變這一狀況,需要重新全面樹立“核心價值觀:客戶滿意是我們的宗旨”,“激情文化:不爭第一就是在混”,“效率文化:一天當兩天半用”,“干部文化:約法三章、八不用”。力爭用3~5年時間將中國重汽打造成一支全新的鋼鐵團隊、虎狼之師。
在改革的推動下,中國重汽將給客戶和市場帶來更加亮麗的中國重汽品牌,汕德卡高端客戶群將更加廣泛,輕卡將迅速成為中國重汽的戰略增長點,輕型商用車將成為中國重汽未來戰略突破點,繼而實現中國重汽在全球綻放更大的品牌魅力等五方面變化。
面對面指出問題并給出解決方案,譚旭光董事長讓參會者感受到中國重汽在應對日趨激烈的競爭形勢,堅持凝心聚力專攻主業的執著。
中國重汽這款底盤不光在常規車型上使用較多,在專用車的應用上也極其廣泛,可以用來改裝隨車吊、攪拌車、冷藏車以及灑水車等多功能專用車型,也是得到市場一致好評!
掃一掃分享給朋友
專汽網[m.21399b.com]版權及免責聲明:
1、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專汽網” 的所有作品,版權均屬于專汽網,未經本網授權,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專汽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
2、凡本網注明 “來源:XXX(非專汽網)” 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它媒體,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。版權歸屬原作者,如涉及到侵權,請聯系刪除。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
3、同時為給讀者帶來更豐富的資源信息,專汽網從即日起誠征好稿,投稿郵箱:yilian@17350.com,如因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,請在30日內進行。